首先,想按照自己的理解界定一下中国大妈这个群体的核心判断标准
1、自己(大部分同龄人)的子女长大成人,有了他们的事业甚至家庭;
一般在45~65岁之间(个人觉得65岁以后按年龄划分该叫“中国奶奶”了)
2、职业生涯已经走完上升期,进入稳定或者下坡状态
第一条向体现年龄的下限,也就是说中国大妈在年龄上是指40岁以上的妇女
同时,也代表着他们在家庭中的权力边界,已经慢慢覆盖不到子女身上
第二条想说明心态的差异,对待事业的态度不再积极进取,更多的是安于现状,如果是像董明珠老师一样还活跃在商界,那不叫大妈,那叫女王、女强人……
对于这个群体,个人观察和了解到的整体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上——消费能力强
1、人生大额刚性支出基本完成,结婚,买房,供子女上学这些都已完成,存在变数的地方可能就是 子女的结婚以及房车问题,这个得跟各地文化以及子女性别综合来看,各个地方情况不一样,但到底出多少钱这个问题主要还是子女量父母力而行,普通收入的家庭也不太可能给儿子在北上广市中心买套别墅。
自身的医疗等刚性支出占比较少,日常的用药可以通过医保覆盖,出现重大疾病的概率较低。
2、收入水平趋于稳定,事业基本就这样了,常见的就是公务员大妈随便上上班,事情都交给年轻人做,只要不犯特别严重的问题,基本就能够将现有的工作内容和职位延续到退休。
社交上——社交圈萎缩
1、新朋友,由于职业稳定甚至下滑,通过工作认识新的朋友的机会变少。
2、老朋友,由于闲暇时间的增加,与少部分老朋友的的关系会更加亲密。但是由于各家子女在不同人生阶段对父母在身边(照顾孙辈,离家工作)的需求不一样,以及随着时间而来的身体情况限制导致联系变少,总体来看,老朋友的圈子是一个缓慢下降的曲线,且年龄越大,下降的速率越快。
思想上——老龄儿童
曾经在《奇葩说》上马薇薇说过一句话“老年人就是一点都不萌的儿童”,从日常的接触和跟子女们聊天后发现,这个描述确实能部分说明进入中老年阶段的父母的思想行为变化
1、学习能力的退化,从生理结构上说,据某研究指出,从生理角度,人的智力在26岁左右达到巅峰。换句话说,在智商方面,婴幼儿和老年人确实比较类似,婴幼儿是大脑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老年阶段则是认知机能逐步退化。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能发现自己的父母对于新产品、新技术的接受时间较长。
2、对子女的依赖增加,不管是由于工作在生活中占得比重变小所以主动选择增加家庭子女的关注程度。还是由于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不足,身体机能退化所以被迫选择向子女寻求帮助。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父母开始像子女小时候依赖他们一样,开始逐步增加对子女的依赖。
但是,个人觉得,仅仅以年龄和生活状态为尺度来精准描述这个群体的特征的
在同样的尺度下,小到一个公司,学校的一个班级里都有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组织多样的小群体
更何况超过5亿的中国大妈,里面肯定不乏像“闲人马大姐”这样的热心肠,也少不了江湖传言中的坏人变老了的“老流氓”
而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色,不管是调侃、指责或者帮助,只要带着善意出发,怎么都行
拖了一万年的回答……
----------------------------------分割线--------------------------------
因为种种原因,筹划的养老院并没有开成,现在转到老年大学的方向上了
主要业务就是给50~70后的群体提供艺术课程、兴趣沙龙、社交圈子和了解新信息的途径
也因此接触了很多大家口中的“中国大妈”
对这个群体有了新的认识
1、都是以强关系的小圈子存在,可能同一个舞蹈队,或者原来一个单位上,之前的同学种种,很少有落单的阿姨存在,如果真有,那确实是寂寞
2、阶层分化真的特别明显,文化、素质高的阿姨,待人接物温文尔雅,说话让人如沐春风。
文化素质比较低的阿姨,竟然连最基本的麻烦了别人要感谢都不会,处处想着占别人的小便宜,跟人相处和做事情特别自我。
3、有消费能力,但是也是分层次的
中高消费群体的阿姨,懂得日常生活中的品质感,也愿意为好东西付费。不就结
收入较低的阿姨,会偶尔狠一把心出国旅游一把买个好东西,用来证明自己不必别人差,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更愿意为低价的产品付费,尽管低价大多数时候代表着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