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jztzp 宏观经济 9 0

长期以来,各级统计部门(包括政府统计部门的综合统计和政府其他职能部门的专业、行业统计)年年讲天天讲的是:“统计要为政府服务,要为领导服务”。这种提法本没有错,但却是不全面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随着政府职能的逐步转变,面向公众、为社会服务,应该成为统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十五”规划纲要》描绘了新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前景。有记者观察统计:规划中的统计指标由“九五”规划的105个减少到38个,且三分之一关系人民生活。笔者无意进行重复统计,但学习纲要后却感到,几乎没有一个指标是与人民生活毫无关系的。谁能说产业结构、运输能力、进出口规模不是与人口就业、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提高密切相关呢?谁又能说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率、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呢?其实,无论指标多少,作为规划,任何文字其实都是为,以统计数字显示的规划目标进行诠释。倘若对统计一无所知,自然无法真正深入解读规划报告。遥想当年,“翻两番”成为国人耳熟能详的口号,但有多少人清楚其实质内容呢?今天,当我们锁定“新三步走”的目标时,是否每个人都知道每一步意味着什么呢?“两会”期间,有网民在人民网上发出帖子说:谁能告诉我,GDP是什么意思?于是,热心人便各抒己见,莫衷一是。而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质疑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政府公布的物价指数与自身感受的物价指数为何不一样。显然,多一些统计知识,就会有利于我们的人民有效地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从另一个角度说,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以统计数字体现出的浮夸风,曾给人民生活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在已经实施的农村税费改革中,如果有基层干部以虚报的亩产核定纳税额,会给农民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后果也是可想而之的。懂一点统计,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汽车的费改税;四川大地震救灾物资的统计、人员的伤亡情况;医院的安排;98抗洪,人民解放军的调动;每年的春运;09年国家5万亿的投资;经济普查等等都离不开统计。

行文至此,我静心细想了一下,短时间竟没有想出有什么工作与统计毫无关系。每天早晨走出家门,遇到的第一个人总是在工作的电梯工。就想,若把他的工作内容排出一个时间序列,把每段时间内的流量做一个记载,并进一步把人员按不同标志进行分组,一定能得出一些有关工作与生活的规律性结论。而季节的差异、作息时间的调整、居民构成的不同,都会改变现有的规律、而产生新的规律。接下来,走在大街小巷,登上公共汽车,进入地下铁道,如车流量、客流量、通过能力、运载能力等统计内容就会有一个规律产生。就是环卫工人清扫道路,也存在着人员与路段长度、路面面积的数字关系。

笔者上大学期间,见新生中有一班是工业统计专业,不禁做“无知者无畏”状说道:“统计也有专业?”这种近乎弱智的发问,与其说是无知使然,不如说是缘于统计的无处不在、司空见惯和习以为常。比如,统计对于各行各业的企业:都既可以反映某一特定时点上的现状,也可以反映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动态;既可以反映规模,也可以反映结构;既可以反映速度,也可以反映效益与效率;既可以反映诸多数量特征,也可以反映一些质量特性;既可以反映自身情况,也可以反映有关的方方面面……如此,统计的作用绝非财会或其他管理、核算活动所能替代。而统计的这种作用,同样体现在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文艺体育等各个领域。不管你意识不意识、重视不重视,统计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只在于你是否注意去发挥其作用,发挥的程度如何。

一个不懂统计的领导往往认为:“统计只是为政府服务的”。然而首都钢铁公司的董事长却说:“一个企业的领导,如果离开统计就无法工作。”所以,首钢公司的主要统计资料,每天早8点前就放到各位领导的办公桌上。我以为,这与首钢的发展是不无关系的。北京西单商场在经营中意识到:商场需要的统计信息包罗万象,无处不在,对商场的进货、甩货等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商场早在数年前就实现了对统计的信息化管理,每天可以随时提供各种商品的信息,细到品种、型号、厂家、保质期等等的购销数据。信息化管理还可以搜集到本商场以外的许多方面的统计信息。

当然,统计不仅仅对管理才有意义。一个工人、农民、售货员、服务员、医生、教师……同样能通过统计数据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成果、通过相对数据的分析了解自己的水平和效率、通过平均数对比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区别和差异。特别是在家庭理财方面认真统计自己及家庭的月收入、年收入及每年、每月的开支状况,就能很好地进行理财规划,把一部分收入用于住房还贷、一部分用于基金定投、一部分用于养老保险、一部分用于平时消费,从而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社会上有那么一些人,干的是统计工作的,却不尊重统计科学性及其规律性。例如,某些社会调查机构,他们在选择样单位时,往往有意忽视其随机性、代表性及由此带来的误差程度。为什么不同的调查公司关于同一时段电视收视率的调查会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那?就在于违反了统计的科学性。显然,这种现象会混淆视听,误导公众。看来,各行各业的人学好用好统计,不仅有利于做好自己的工作,也有利于统计为人们的社会生活做出更多更大更有益的贡献。

近日,新世纪首期国债上市,很快就抢光了,受到百姓普遍欢迎。国债半天就抢光,说明:一方面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另一方面在于许多普通市民进行了统计数字间的比较。国债虽是基数不变,周期较长,但利率高且不征税;而普通存款是灵活,但利率低,且还要征税。孰优孰劣,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或许有人认为,这是一个经济问题。回答很正确。但这难道不是关乎百姓切身利益、且必须进行数字间的比较吗?或许有人以为,这是一个数学问题。也对。但数学与统计学难道不是关系密切、互有交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两门学科吗?比如概率论,其实既是高等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数理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或许有人认为,这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些数字游戏。但这许多数字游戏中确蕴藏着统计的原理。例如,菜摊上有一大堆西红柿,摊住告诉你:许挑,一块五一斤;不许挑,一块一斤。你一时可能难以抉择;也可能一拍脑袋就决定“挑”或“不挑”。其实,如果你把目光随意落在所能覆盖到的某个局部,10个西红柿中有一到两个是你不能接受的,那么,你就决定“不挑”;如果不能接受的达到5个及以上,那么,就应该亲手去“挑”。这就是抽样推断的原理,不过前提是:西红柿的堆放也是随意的。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当然,包括笔者在内,我们中的许多人不管收入高低,都没有这种“斤斤计较”的意识。但如果到了非计较不可的程度,统计的方法是很有益处的。百姓理财的事例:《中国统计》第二期扉页,刊发了东北财经大学校长邱东教授的特稿,标题鲜明醒目“统计使人豁达”。窃以为,先生言之有理。统计有助于我们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也有利于我们在生活中适应规律,而不是违背规律而动。职工平均工资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两个非常敏感且各方人士关注度最高的指标。高于甚至大大高于公布数字的人士,大多缄口不语,在一旁“没事儿偷着乐”;低于即使稍微低于公布数字的人士,则往往义愤填膺,指责有人“弄虚作假”。而统计中人则明白,作为平均指标,高于它低于它都是很正常的,上比有余,下比不足。在社会规则日臻完善、且为方方面面所认同和遵守的前提下,统计有助于我们认清并摆正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于是,我们便可以“荣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抒。”当然,统计也不会使我们盲目“豁达”。比如,家长会上,很多家长拿到成绩单都喜形于色。但我们知道,绝对值体现的高分或许说明不了任何问题,水涨必然船高,只有排序才能反映真实水平。这与其说是得益于统计方法和知识,不如说是长期形成的统计意识使然。所谓“学好统计,终身受益”,也并非是说要一天到晚惦记着用统计去分析、解释遇到的一切问题,而只是说我们的头脑中应该多一些统计意识罢了。只此而已。近日,全国假日旅游部门召开会议,就如何进一步做好“黄金周旅游统计信息”预报工作进行研讨。尽管“十一”之后,有关假日旅游的利弊得失,人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但应该肯定的是,黄金周旅游统计预报工作确是统计为社会公众服务的一次有益尝试。

统计面向公众是统计工作的性质所决定的。统计用数字描述、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任何事物都有其数量特征。统计数字覆盖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统计数字的需求自然也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而绝不仅限于政府部门或有关领导。如果无视或轻视更为庞大的社会需求群体,统计工作就是不全面、也是不完整的。

统计面向公众是发展市场经济、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所决定的。一方面,随着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愈来愈强,社会对统计信息的需求也必然愈来愈多。另一方面,所谓政府职能,从本质上说,就是运用法律赋予的管理手段为社会公众服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应该逐步变管理为服务,政府统计部门自然也要转变观念和职能。

统计面向公众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所决定的。定期、经常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公众发布统计信息,是一种国际惯例。在许多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及其首脑也是通过媒体或其它载体的发布来获取非机密的统计信息,而很少提出特殊的“领导需要”。扩大对外开放, “迎接入世”挑战,中国的统计信息从计算方法、采集渠道到公布形式,无疑应该更加详细、公开和透明。更好地为百姓服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